「沒有日本的協助,就沒有現在的我」串聯台灣和日本的情誼
Backstories

「沒有日本的協助,就沒有現在的我」串聯台灣和日本的情誼

    関谷智
    国際部記者
    「我將貢獻一生,來回報日本的恩情。」

    說這句話的,是一位在台灣擔任律師的男性。

    為什麼要貢獻自己的人生,來回報日本的恩情呢?

    原來曾有段歷史,串聯起台灣和日本的情誼。

    日本拓展了自己的可能性

    律師事務所前的鍾文岳

    「雖然我曾經在台灣學過日文,但仍然聽不懂指導教員的日文,真的讓我很震驚。不過,那是因為指導教員說關西腔。」

    生於台灣、現年56歲的鍾文岳,一回想起近30年前留學日本的事情,臉上露出了笑容。

    鍾文岳曾於1994年起的3年間,就讀京都大學研究所。

    之後他回到台灣,任職於台灣最大規模之一的法律事務所,每日忙於律師工作。

    鍾文岳說到,之所以能擁有現在的生活,都要感謝日本。

    「如果不是因為曾經留學日本,也無法在這間法律事務所工作。日本的經驗拓展了我的可能性,豐富了我的人生。」

    日本的一切都讓人感到興奮

    鍾文岳出生於台灣中部農業興盛的雲林縣,是家中3個孩子中的長男。

    從小成績優異的他,經過兩年兵役及大學畢業之後,於24歲時通過司法考試。如此年輕就能通過司法考試,可說是相當罕見。

    此後不久,鍾文岳迎來了和日本的緣分。當時正在大阪留學的朋友,邀請他到日本旅遊。

    在當時的台灣,男性從14歲起到兵役結束之前都無法出國。因此對鍾文岳來說,這也是他從出生以來,首次見到台灣以外的世界。

    儘管日本當時正值泡沫經濟破滅後,大阪的街上依舊人聲鼎沸,市中心有許多台灣看不到的高樓大廈林立,所見到的一切都令人感到興奮。

    此次旅行的經驗,讓鍾文岳產生「想到日本留學並學習」的強烈想法。

    1990年代 大阪道頓堀的鬧區

    放棄高薪工作

    回到台灣之後,鍾文岳開始從事律師的工作。

    他一邊工作,也一邊學習日文,為留學日本做準備。但是律師工作比想像中還要忙碌,學日文的進度不如預期。

    另一方面,想到日本留學的念頭越來越強烈,因此鍾文岳下定決心,辭掉律師事務所的工作。

    當時台灣新進律師的薪水非常高,甚至還超過他父親在農會工作20年以上的薪水。

    鍾文岳放棄如此理想的工作,選擇到日本留學。

    這是因為他不想忘記當時造訪日本所感受到的「不僅在台灣,想看看更廣闊的世界。」

    鍾文岳留學時,將目標鎖定在日方提供獎學金的選拔留學制度。這份獎學金每個月提供18萬日圓,是非常吸引人的制度。

    他經過半年、每天持續研讀日文12個小時以上之後,終於通過選拔考試,於1994年進入京都大學研究所就讀。

    留學時的照片

    大阪腔和夥伴們

    鍾文岳在留學的3年期間中攻讀法律,特別是與智慧財產權相關的領域。

    因為他曾在台灣學過日文,所以認為自己應該可以理解授課內容,但指導教員卻是使用「關西腔」來授課。鍾文岳說,剛開始幾乎聽不懂,也幾乎失去自信。

    儘管如此,他在上課前多次閱讀教科書,每天在研究室讀書12小時以上,他說當時自己拚盡全力想要跟上授課內容。

    除了充實的讀書和學習之外,研究室的夥伴們讓鍾文岳的留學生活變得更豐富。

    在研究室裡,許多人擁有中央政府職業官僚以及大型商社等的工作經驗。他從這些夥伴身上,了解到各種不同的世界,這是台灣生活所無法獲得的。

    此外,在讀書之餘,他也和夥伴們在用餐和登山中培養出友情,這些情誼也成為日後的人脈。

    研究室的討論小組成員 鍾文岳為第二排最右邊

    報答日本

    3年的留學結束後,鍾文岳於1997年返回台灣,再度從事律師的工作。

    當時有許多日本企業正在拓展台灣市場,因此懂日文的台灣律師非常珍貴,他說當時收到許多日本企業所委託的工作。

    像是針對日本知名角色在中國和台灣的仿冒品措施、製藥公司的商標侵害等,他為許多日本企業提供諮詢並解決問題。

    從15年前起,針對日本企業所提供的免費法律諮詢,也依然持續當中。

    他說有些工作是服務性質,幾乎沒有利潤。

    即使如此,他仍毫不猶豫地接下這些工作,就是因為「想要報答日本獎學金資助自己留學的恩情」。

    「雖然至今仍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經報答了日本的恩情,但是一位諮詢過著作權相關問題的日本企業社長曾對我說:『如果日本的獎學金可以培育出像你一樣的人物,可說是善盡其用了。』當時我聽到這些話時,覺得自己應該多少向日本報恩了,感到非常高興。」

    約從70年前開始的獎學金制度

    鍾文岳所領取的獎學金,是日本在台灣的窗口機關「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選拔出台灣的優秀年輕人並提供獎學金,希望他們成為台灣和日本之間的橋樑。

    這項制度原本是從1955年國費留學生的獎學金所開始的,1972年日本和台灣斷交之後,日本仍持續提供台灣學生獎學金,至今已有3000人以上藉此留學日本。

    其中,曾擔任台灣司法院院長的賴浩敏,以及曾擔任相當於日本首相職務的台灣行政院院長謝長廷等,許多活躍於台灣司法界和政務的人士,都曾受益於這項獎學金。

    然而,這項制度推行多年,對於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來說,越來越難掌握留學生們留學後的情況。

    因此在2022年,正逢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迎接設立50年時,重新進行名冊整理。

    鍾文岳也參與了名冊整理,在將近一年的工作中,和3000多名留學生中的半數以上取得聯絡。

    和鍾文岳一起整理名冊的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主任川田竜平及廣報部長村嶋郁代(為當時職稱)

    在這些留學生當中,發現有在台灣的大學中任教的教授,以及在引導世界的台灣半導體產業任職的工程師等,因此相關人士間,對於日本和台灣之間的全新國際交流,寄予厚望。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隨著1972年日本和中國建交,為了在日本和台灣斷交後,維持日本和台灣之間的實質交流關係,設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負責與大使館相近的業務。

    日台之間的橋樑

    2023年3月,因為整理名冊而有新的進展。

    曾領取獎學金前往日本留學的台灣人齊聚一堂,舉辦大規模的同學會。

    位在台北市內飯店的會場中,聚集了約200人,由鍾文岳帶領乾杯並致詞。

    其實約從10年前開始,鍾文岳在律師工作之餘,曾在由過去的留學生所組成的團體中擔任理事長。對他來說,曾有過日本留學經驗的人們可建立起新的聯絡網,感覺在回報日本一事上,獲得了可靠的盟友。

    鍾文岳表示,考慮今後持續在台灣培育了解日本的人才。

    「因為有了日本的協助,我的人生得以改變,因此我希望藉由我的人生來幫助他人,讓他們嶄露笑顏。如果能夠擴大日本人和台灣留學生之間的人際網絡,不但能交換資訊,困難時也能互相幫助。今後我也將貢獻一生,為加強日本和台灣的聯繫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