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安全問答

免受犯罪危害的防範措施

① 謊稱警方或大使館的詐騙

本系列為您介紹生活安全小常識。最近外國人在日本成為犯罪受害者的案例層出不窮,本系列文章將為您提供在日本安全生活的資訊,包含外國人應如何採取防範措施、免於受到犯罪危害。第一篇介紹謊稱母國警局或大使館詐騙金錢的犯罪。

2023年7月,一名20多歲的中國留學生接到電話,一位自稱是行動電信公司員工的人對他說:「你的手機號碼被人盜用於詐騙了。」並要求這位留學生與中國警方取得聯繫。留學生按照對方指示取得聯繫後,一位自稱是警官的男性告訴他:「你已成為詐騙事件的犯罪嫌疑人。」並要求留學生支付「保釋金」。留學生在其要求下,向指定帳戶匯款2400萬日圓,事後才驚覺遭到詐騙。

據日本警方透露,最近聲稱為受害者母國的警方或大使館,並謊稱其銀行帳戶或護照被犯罪集團非法使用等,從而騙取金錢的詐騙事件頻頻發生。

為了避免遭到此種詐騙危害,如果您接到這類電話,請先將其掛斷,並與家人、身邊親友或日本警方諮詢。

② 投資詐騙

本篇為您介紹投資詐騙。

日本警方接連收到外國居民反映遭遇投資詐騙。一名女性表示,她在2023年6月,於社群媒體上結識自稱同國籍的男性,並向她介紹了一個「可以賺錢」的投資網站。女性向該名男性指定的帳戶多次轉帳後,卻在要求退還時被告知必須繼續轉帳,否則無法取出款項。女性因此只好再轉帳數百萬日圓,但之後便與該男子失去聯繫,這才驚覺自己被騙。

據東京警視廳公佈,於2023年反映遭遇投資詐騙的東京都外國居民超過100人,其中又以中國籍人數最多。 (截至2024年4月2日資料)

③ 慎防假機票

本篇介紹透過販售機票行使的詐騙。

近來,日本警方接獲不少外籍人士在購買機票過程中遭到詐騙,並蒙受經濟損失的諮詢。其中一個案例是,一名男性於2023年在社群平台上看到販售機票的資訊,原價約20萬日圓的機票僅賣9萬日圓,於是他把款項匯到對方指定的銀行帳戶,並收到了對方寄來的電子票券。但是,男子在當天辦理登機手續時,卻被告知所持的電子機票無效,這才驚覺受騙。

向警方諮詢相關情況的以中國人居多,受害金額有的甚至超過100萬日圓。

為了避免落入類似的圈套,在社群平台上辦理購入機票的相關手續時,請務必確認銷售方的身份,如果不是具有誠信的旅行社等,則須謹慎行事。 (截至2024年4月3日資料)

④ 貨幣兌換及跨國匯款

本篇介紹與貨幣兌換和跨國匯款相關的詐騙。在日本,許多外國人成為貨幣兌換和跨境匯款相關的詐騙案受害者。

東京警視廳在2023年受理的諮詢中,曾出現下述案例。一名女性在社群網站上結識的網友,聲稱可免手續費為其兌換貨幣,於是,該名女性便將約合10萬日圓的外幣匯入對方帳戶。結果對方並沒有為其兌換,而是切斷聯繫銷聲匿跡。

東京警視廳在2023年受理的此類受害諮詢超過50起,從諮詢者的國籍來看,以中國人最多。

在貨幣兌換或跨國匯款時,請務必確認對方是否為合法的正規管道。若有任何可疑之處,請一定不要匯款,並向朋友、熟人或警方諮詢。 (截至2024年4月4日資料)

⑤ 代簽合約詐騙

本篇介紹與申請辦理信用卡等相關的詐騙。

外國人如果在日本要簽署信用卡或手機服務的日語合約,需要具備一定的日語理解能力。近來,日本警方受理了許多外國人士因申請代簽合約服務而遭到詐騙的諮詢。一名外國受害者因在網路上申請信用卡代簽合約服務時填寫了個人資訊,之後便不斷收到來歷不明的帳單。經過調查後發現,詐騙相關人員以受害者的名義辦理了多張信用卡,並冒名濫用。

為了避免遭受此類犯罪的危害,請小心保護自己的個人資訊和在留卡。 (截至2024年4月5日資料)